2023台湾光环境奖决选入围名单出炉!有着「台湾最美的光」之誉的「台湾光环境奖」今年迎来第六届,近日在复选的17件作品中,选出了7件决选入围作品:「思映之间」、「日常家话:盐埕第一公有市场改造」、「框框里的风景」、「嘉义火车站广场」、「THE DARK LINE时空暗线」、「虎尾铁桥」与「南海书院」,作品类型多元,涵盖车站、市场、生态自行车道等公共文化设施,最终的大奖得主将於11月24日颁奖典礼上揭晓。 从神学到生物学,「光」之於人类都是极为重要的存在,日常空间中的光环境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品质,由中强光电文化艺术基金会於於2018年推动的「台湾光环境奖」希望能鼓励优秀光环境的创造,透过多元而具人文内涵的灯光与照明设计,让人们关注自身与光与环境间的关系,改善大环境的同时,也打造更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。而光如何成为生活美学中的一部份、进到空间後如何与其产生加乘的优化效果?一起来看看以下的七件入围作品,从中发现光的魔法!

01、思映之间|捷运站中的七彩流光

位於环状线板桥站的大型公共艺术「思映之间」,由法国艺术家丹尼尔·布罕(Daniel Buren)以惯用的8.7公分条纹的艺术语汇、9种色彩板材及月台15种彩虹列柱,打造出高明度、高彩度、高对比,拥有强烈视觉效果的作品。艺术家透过整合车站周围环境与元素,并将人行动线以及时间的概念融入其中,让乘客在空间移动时,能沉浸於色彩变化、时光流影之中。

Daniel Buren打造的「思映之间」。(Photo Credit:中强光电文化艺术基金会)
(Photo Credit:中强光电文化艺术基金会)
(Photo Credit:中强光电文化艺术基金会)

02、日常家话:盐埕第一公有市场改造|引光入「市」

已有70多年历史的盐埕第一公有市场,是在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场域,所以设计团队从整体环境改善的角度出发进行改造。首先打开遮蔽的天花,重现木结构屋顶的建筑之美,并引入自然天光,增加市场的采光及通风;同时仔细计算日光的轨迹,避免日照直射摊位影响保鲜,顾及摊贩的需求。而从屋架汰换的旧木料,再利用变成具设计感的灯具点亮市场,延续其使用价值。

设计团队从照明的功能出发改造市场空间。(Photo Credit:中强光电文化艺术基金会)
透过自然光的引入,再次活化市场、重现木结构之美。(Photo Credit:中强光电文化艺术基金会)
(Photo Credit:中强光电文化艺术基金会)

03、框框里的风景|打开新窗口赋予空间新生

高雄市立美术馆圆形广场前的公共厕所「框框里的风景」,因所处位置较低存在通风及采光不佳等问题,设计团队透过打开新窗口与创造弧型墙面,引入大面积自然光并增加空气的对流;同时以低色温的间接照明,解决原先直接灯光过强的问题,使光线柔化楼层板并增加视觉开阔度。透过开放、明亮等设计语汇重新定义厕所,让美术馆质感呈现在厕所空间。

「框框里的风景」以新窗口让光线延伸进室内。(Photo Credit:中强光电文化艺术基金会)
(Photo Credit:中强光电文化艺术基金会)
(Photo Credit:中强光电文化艺术基金会)

04、嘉义火车站广场|暖黄灯光妆点90岁车站

1933年台湾首座现代钢骨钢筋混凝土车站—嘉义火车站完工,随着都市交通的发展,站前广场存在着车辆壅塞、人行道需求等问题。设计团队依据人的动线,增设兼具遮阳及雨遮功能的曲线候车棚,照明的层次也藉由雨遮的照明次序,从外到内、由暗而亮,扮演引导旅客及进出站心情转换的功能。改造後车站大厅也配合户外景观的低色温,将色温调整为4000K,使整体视觉感受更趋一致。

减法设计改造的嘉义火车站以柔和的照明点缀出历史韵味。(Photo Credit:Studio Millspace)
(Photo Credit:Studio Millspace)
夜晚的灯光使建筑与环境营造出层次美感。(Photo Credit:Studio